腦部為了對抗壓力會從體內釋放出
比平常更多的能量。為了維持血壓,
身體會提升血糖促進肝醣合成。
與此同時,食物轉化成脂肪的速度也會加快。
如果壓力始終居高不下,食慾就會增加、
形成容易囤積脂肪的狀態,
導致壓力性肥胖。
壓力性肥胖致使內分泌紊亂,
在醫學上壓力肥與內分泌失調會互相影響,
彼此加劇對方的症狀。
飲食失調症又稱暴食症,
患者會暴飲暴食,
或周期性的無法控制飲食量,
由於攝取過多熱量,
而演變成肥胖症。
患者通常一次吃超過一般人
在同一時間內進食的分量,
且在暴食期吃得比在正常飲食期迅速。
患者可能吃到身體不適或感覺要吐為止。
在憂鬱、傷心、無聊,
甚至不餓的時候,
仍吃大量的食物。
過勞、壓力過大,慢性疾病形成初期,
如血壓、血糖過高等都屬於亞健康狀態,
中醫認為亞健康狀態人士多屬腎陰陽兩虛,
身體代謝機能下降,
因此比一般人更容易囤積脂肪,
造成肥胖。
肥胖早期本身也屬於亞健康,
兩者互相關聯,若放任不理,
將釀成更大的健康風險。
世衛指肥胖人士罹患糖尿病、
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高血壓、
心血管疾病、
膝關節炎及痛風的風險,
比標準體重者高2-3倍。
患者既沒有引起肥胖的原發疾病,
也不是單純性肥胖,
而是服用了某些藥物所引起,
叫做醫源性肥胖。
能夠引起醫源性肥胖的藥物
包括糖皮質激素、酚噻嗪、
三環類的抗抑鬱藥物、胰島素等。
另外,顱腦手術如果影響到下丘腦,
也可以引起肥胖。
治療時,醫源性肥胖主要治療原發病,
運動及控制飲食等減肥方法未必見效,
無法治本。
主要指遺傳物質(染色體、 DNA)
發生改變而導致的肥胖,
常有家族性肥胖傾向。
其發病率突出表現為三個階段:
嬰幼兒期、青春發育期、
40歲以上成年期。
嬰幼兒期及青春期的患者,
絕大多數可以發展成為成年肥胖症,
而且肥胖程度較重。
一方面因為妊娠過程引起
下丘腦-性腺功能暫時紊亂,
特別是脂肪代謝失去平衡。
另一方面受傳統坐月習慣影響,
吃下大量高脂肪高蛋白質食品,
使得營養攝入超標,
而極少的體力活動又使能量消耗大為降低,
最終導致肥胖。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卵巢功能衰退,
導致雌激素與黃體素分泌減少,
基礎代謝率大幅下降,
加上沒有養成運動習慣,
因此即使少吃也會導致體重增加,
造成肥胖。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
人體儲存脂肪的部位會從臀部
和大腿轉移到腹部,
同時增加胰島素抗性及罹患疾病的風險。
專家全程貼身跟進,在確保營養均衡的狀態下,健康減重,減少不良反應及反彈。
全面身體檢查
掌握健康狀態
深入鎖定內因
辯證個人體質
詳細分析拆解
飲食運動計劃
制定專屬計劃
貼身追蹤療程
-此優惠只限新客戶享用乙次。
-如有任何爭議,德善健康管理保留最終決定權。
-預約申請提交後,將有專員聯絡確認會診時間及地點。
主食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米飯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1,是維持神經系統健康的重要元素。要減重並非意味著不能吃米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及代謝,只要控制好主食或米飯的攝入量,或是選擇粗糧、糙米等,一樣能有效控制體重,達到減重的效果。
完全戒食澱粉質會令身體出現排水現象,過程中連帶體內的電解質,造成酮症(Keto Flu),例如身體及精神疲勞、肌肉痙攣、便秘、腹瀉或噁心等。
缺乏碳水化合物可能導致血糖下降,令大腦無法集中精神,甚至憂鬱。長期進行生酮飲食,還會造成攝入過多高飽和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包括動脈粥狀硬化、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加上一旦停止生酮飲食,體重就會迅速反彈,效果不持久,反而得不償失。
不會。單純節食,在短時間內減的體重只是身體的水分而不是脂肪。進食過低熱量會令身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身體容易感到疲累,流失肌肉去幫身體燃脂等,當飲食回復正常時體重亦會隨之反彈!
同時可能會造成內分泌異常、睡眠質素下降、肌肉流失、影響心腦血管功能等副作用。
低脂/脫脂食物大多添加了額外糖份去彌補低脂的口感,變相會攝取更多隱藏的糖份,因此不建議大量食用。營養師亦提醒,在購買食品前需認真閱讀營養標籤,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
肥胖會增加體內的胰島素阻抗,令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抑制血糖,導致血糖失控並引發第2型糖尿病;肥胖容易引發血脂異常,令動脈硬化、增加心臟及腦部血管的負擔,進而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臟及腦血管疾病;肥胖與高體脂都會增加尿酸於體內的累積並導致排除效率下降,使血中尿酸濃度上升,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