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衞生署2017 年「香港人口健康調查」發現,
超過50%香港人面臨最少一項「三高」問題。年齡、遺傳、飲食、
肥胖及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引起「三高」的重要原因。
「三高」可極大提升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不僅會讓血管阻塞,
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衰竭等不可逆的併發症,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
而很多「三高」患者卻因缺乏診斷或適當治療加劇病情,令糖尿病風險增加5倍,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6倍。要治療三高,就要定制方法,把握黃金期,因應證型對症下藥。
「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衞生署2017 年「香港人口健康調查」發現,超過50%香港人面臨最少一項「三高」問題。年齡、遺傳、飲食、肥胖及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引起「三高」的重要原因。
「三高」可極大提升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不僅會讓血管阻塞,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衰竭等不可逆的併發症,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而很多「三高」患者卻因缺乏診斷或適當治療加劇病情,令糖尿病風險增加5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6倍。要治療三高,就要定制方法,把握黃金期,因應證型對症下藥。
德善健康管理的三高及糖尿病中醫治療方法、預防糖尿病食物方案由營養師及中醫師共同打造,從飲食、運動、中藥及理療方面著手,按身體狀況精確配製健康方案,讓你擺脫西藥的束縛。
糖尿病對人體健康是長期影響的過程,一旦患上糖尿病將眾生服用藥物或接受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治療過程長,很容易對患者的心理生理帶來很大的困擾。預防糖尿病就需養成積極良好的生活方式,防治知識學好有備無患。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高血糖為特徵的慢性疾病。由於胰島素的分泌缺陷或者其他生物作用受損,長期存在高血糖引發糖尿病。嚴重的糖尿病若是沒能良好控制血糖,會導致心、眼、血管,腎臟,神經等出現各類慢性損傷和功能障礙,因此糖尿病治療很是重要,關乎是否會引起其他併發症。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患上糖尿病,因為早期的患者基本上沒有什麼症狀,或者症狀表現很輕,不容易引起重視。
典型的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喝水,多尿,多吃,但人是消瘦的,體重迅速減輕,這是嚴重出現高血糖的典型症狀,當出現酮症酸中毒時更為明顯。
若是糖尿病引起其他的併發症,會引起視力問題,血管病變,下肢腫脹疼痛,神經病變等,糖尿病治療刻不容緩。
對糖尿病的診斷並不難,大多數都通過檢查血糖得出,針對1型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可表現在症狀不同,年齡有區分。1型糖尿病大多在30歲以下的青年,青少年群體,明顯的糖尿病症狀是多飲多尿多食消瘦,血糖水準高,糖尿病治療不能口服藥控制,只能接受胰島素治療。
二型糖尿病多發中老年人,有其是肥胖者居多,還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其他疾病,早期的症狀不明顯,後期出現血糖增高,口渴,多食,多尿,消瘦等情況,糖尿病治療可藥物和胰島素配合控制血糖升高。
通常診斷得出糖尿病是1型還是2型之後,醫生根據病人的情況對症下藥,如引起了其他併發症的糖尿病治療,穩定血糖值時再配合藥物治療其他的併發症,以免病情加速惡化。
三餐前後檢測血糖,按病人的糖尿病治療方案選擇以口服藥物治療,刺激胰島素分泌,及使用胰島素治療。不同人群的治療有所要求,例如妊娠糖尿病在治療上更需慎重。
糖尿病治療是個長期的過程,目前也沒有根治的藥物,因此警惕預防糖尿病,平常生活中避免暴飲暴食,不要過度酗酒抽煙,多吃新鮮水果,加強體育鍛煉等,在生活方式上加以干預是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糖尿病治療及時只能控制病情的蔓延,不能真正的治癒,而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在飲食上特別嚴格,例如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不能喝碳酸飲料,飲酒,要少食多餐,吃的食物都要低脂肪,低糖,低鹽,低脂肪,適當控制主食的攝入量,多運動,多吃優質蛋白質。
膳食結構的不合理也有可能導致了血壓的升高,長期吸煙人士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如超重,過度肥胖,糖尿病等這類的疾病也有可能會誘發高血壓,降血壓才能避免這類併發症的產生。
痛風是一種因血尿酸水準過高導致了尿酸結晶在關節內沉積引起的疾病,由於關節內有結晶沉積導致關節周圍出現疼痛性炎症發作。痛風患者的表現為血尿酸升高,反復發作急性關節炎,有痛風石,嚴重的可能併發腎臟病變,糖尿病,高血壓等,需接受正規的痛風治療。
德善健康管理的糖尿病治療方法由營養師及中醫師共同打造,從飲食、運動、中藥及理療方面著手,按身體狀況精確配製健康方案,讓你擺脫胰島素、降糖藥的束縛,立即免費體驗!
高血脂,又稱高膽固醇,即血液中膽固醇
或三酸甘油酯水平高於正常水平。成年人
理想的總膽固醇不應高於5.2mmol/L,
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2.6mmol/L時
便會依附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導致
血管硬化,誘發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
至於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1.6 mmol/L
更為理想,它可清除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
被譽爲「血管清道夫」。
據衛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
本港高膽固醇總患病率為51.9%,
其中55-64歲人士病發率更是超過70%。
亦有研究顯示,肥胖超重人士(BMI>25)
患高膽固醇的機會較高,而減重減脂確實
明顯有助於改善血脂過高問題。
由營養師及中醫師共同打造,
針對高血脂不同病因,度身定制健康計劃,
通過飲食、運動及中醫治療降低膽固醇,
避免長期服藥之副作用。
高血糖是血液中的糖分過多所產生的
一系列症狀,當空腹血糖長期在
5.6-6.9mmol/L,或餐後血糖在
7.8-11.0mmol/L,即血糖偏高,
屬前期糖尿病,由胰島素不足或
胰島素阻抗等因素所致,或與肝臟、
心血管疾病、甲亢及服用某些藥物有關,
如不及時治療,最終將發展成糖尿病,
並引起一系列糖尿病併發症。
衞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
本港糖尿病總患病率達8.5%,其中逾
90%為II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超過
7.0mmol/L,或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
徵狀包括口渴、尿多、 食量增加、
體重減輕、傷口經久不癒和感染等。
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可導致
心臟病、中風、腎衰竭、視網膜病變,
甚至截肢。
由營養師及中醫師共同打造,透過
飲食、運動穩定血糖,提升體質,
結合中醫治療從根源降血糖,
防治併發症,擺脫胰島素、
降糖藥的束縛。
根據香港衞生署對高血壓的標準,上壓
130-139mmHg∕下壓85-89mmHg即屬
前期高血壓,若上壓達到140mmHg或
以上,下壓90mmHg或以上便是患上
高血壓,可引致中風、冠心病及心臟衰竭、
慢性腎病甚至死亡。
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本港
高血壓總患病率為29.5%,65-84歲高齡
人士的高血壓總患病率更是高達57.4%。
超過90%的高血壓個案無法確定明確病因,
肥胖、吸煙、飲酒過量、壓力、家族史和
年齡等都是重要因素,部分病因可能跟
腎病、內分泌疾病 和某些藥物有關。
由營養師及中醫師共同打造,針對高血壓
不同證型,度身定制治療方案,從根源
穩定血壓,逐步減少藥物依賴,防控心腦
血管疾病。
專家全程貼身跟進,治療三高及糖尿病
全面身體檢查
掌握健康狀態
深入鎖定內因
辯證個人體質
詳細分析拆解
飲食運動計劃
制定專屬計劃
貼身追蹤療程
-此優惠只限新客戶享用乙次。
-如有任何爭議,德善健康管理保留最終決定權。
-預約申請提交後,將有專員聯絡確認會診時間及地點。
三高與家族遺傳、日常作息、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相關,成因主要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與遺傳基因有關,而後天因素包括年紀增長、肥胖、煙酒過多及缺乏運動等。
尤其是肥胖,世衛指出肥胖人士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比標準體重者高2-3倍。肥胖會增加體內的胰島素阻抗,令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抑制血糖,導致血糖失控並引發第2型糖尿病;肥胖容易引發血脂異常,令動脈硬化、增加心臟及腦部血管的負擔,進而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臟及腦血管疾病;肥胖與高體脂都會增加尿酸於體內的累積並導致排除效率下降,使血中尿酸濃度上升,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
西醫一般通過藥物或手術進行應急處理,只起到暫時控制血壓、血糖或膽固醇的作用,並且需要長期服用,除了會有依賴性和抗藥性,容易造成血壓、血糖或膽固醇時高時低;更可能對腎造成損傷,增加患上糖尿病、肝病或癌症的風險。手術療法又會對病人的身體造成創傷,尤其年老體弱的病患,未必有足夠的「精氣神」能承擔手術帶來的消耗。
而中醫治療的優勢在於:(1) 中藥起到較穩定的調節血壓、血糖、血脂作用,降低出現波動的機會;(2) 有效緩解病人的各種症狀,包括服藥後出現的副作用及反應;(3) 了解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所帶來的徵狀,調整個人體質,對其可能引致的併發症起到一定預防作用。
客觀而言,中西醫治療三高的方法各有優勢,可取長補短,互相配合。以西藥的方法治療三高能較快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水平,配合中藥治療能改善身體代謝功能。患者可根據各自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選擇中醫治療或者中西醫藥配合治療。
要從飲食方面預防三高糖尿病,應注意油、鹽、糖的攝取,但這並不等於要完全戒掉油、鹽、糖,而是在「油」方面,要減少使用煎、炒、炸、或油酥煮食,也要避免食用豬皮、豬油、動物内臟等油脂高的食物;在「鹽」方面要避免食用鹽醃食物,以限制鈉的每天攝取量;在「糖」方面,要避免含精緻糖類的食物,如汽水、加工果汁、中西甜點、糖果、煉奶、糖漿等。
生酮飲食本意是令身體在缺少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燃燒脂肪及產生酮體,用來取代葡萄糖作為能量的來源。但由於糖尿病患者本身代謝出現障礙,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反而令身體減少生產胰島素,並增加了身體代謝的負荷,從而影響血糖水平。
同時,當身體積聚大量酮體,也會影響血液的酸鹼度,產生酮酸中毒,嚴重者會導致休克,對1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尤甚,因此不建議糖尿病患者自行採用生酮飲食法。